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排序
最新
大学
大学
2022-11-28 10:25
在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根据获得的过程加工部件的测量数据去分析过程的状态、过程的能力和监控过程的变化;那么,怎么确保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呢?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保证,一是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质量,使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对获得测量数据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二是确保使用了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下面主要针对测量系统分析(MSA)来进行讲解。1何为测量系统?定义: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
779
回复
七夕刚过,趁空气中的粉色还没有消散,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在质量、职场和感情中善用卡诺模型,实现工作生活双赢。♥首先卡诺(Kano)模型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倾听、分析、理解顾客的需求-Voice of customer-是非常重要的。而Kano模型就是这个环节中关键的工具之一。Kano模型不仅仅是质量领域的重要工具,更可作为我们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它的潜力被大大的掩盖了!日本质量管理大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教授基于对质量管控层次的研究,于1984年提出了管理中普遍运用的卡
270
回复
来料检验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不良物料进入仓库,为了控制不良物料,我们需要提升来料质量水平。1生产部一条生产线上又在现场发现一批物料存在很多不良,不得不临时换线。因为生产计划完全被打乱,负责这条线的生产主管小马大为恼火,在现场嚷嚷着,天天这样,叫生产怎么做,难道我们的来料检验是摆设吗?IQC要是做不了,就都回家睡觉吧。很快,小马的抱怨不知是被现场品控还是别的什么人告诉了品质经理。品质经理找生产经理,生产经理找到小马,和他说:“人家来料检验是抽检而不是全检,抽检就是有风险的,抽检发现不了所有问题。人家又不是批量不
87
回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识别质量风险的产生方式,才能有效避免! 产品质量是人、机、料、法、环、测(5M1E)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质量风险来源于质量管理体系、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加工制造、产品检验等过程和支持活动中,只有识别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类风险,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质量风险的产生。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而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中的系统工程之一,它伴随着企业一同发展,只有质量好的产品才能支持企业持续发展,只有实行有力的质量管理,才能孕育优质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体现在每个员工的行动中,贯彻于员工意识形态里,结晶于产品和服务。 1 质量管理体系风险 1、多系统共存带来的
212
回复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汽车的四只轮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4M”:人员(Man)机器(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1E”:环境(Environment)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
132
回复
国内有很多公司,谈到降成本就让供应体系找供应商过来,给定指标降幅。这样做真的好吗?任何制造业的从业者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你让别人降价,就不怕质量隐患吗?对此,我们不仅大声疾呼:放开采购,放开供应商,找研发要成本!相信这篇文章一定会帮助你更好梳理解决成本问题!1设计决定产品的直接成本①研发设计中降低成本成本等于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价格减掉所获得利润,所以研发设计中就要对成本进行管理。如果研发设计不进行成本管理,就会造成以下现象:技术水平低导致过剩安全系数设计技术水平比较低,会导致过多的逾越度和过分的安全系数
80
回复
有关尺寸公差的基本知识END免责声明:本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80
回复
基于NX8.0平台,应用PMI功能的具体实例说明MBD技术在三维模型标注上的实施。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在NX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基于MBD三维标注系统的粗糙度和几何公差模块辅助工具进行了开发。针对三维标注出现的“刺猬”现象。提出了对信息分组、分视图显示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方法。二维工程图是产品设计制造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现代设计制造企业中传统的设计方式。大部分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设计人员在大脑中构思出三维的设计模型,再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建模并将其转换为二维工程图纸传递给工艺部门
132
回复
大学
大学
2022-11-28 10:06
前言: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1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阶段。然而很多的公司,一但有品质问题,就把责任往品质部门推,认为这就是品质部门的责任,因为很多公司都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点:容许少数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无可避免的
132
回复
201
回复
共16397项结果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