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PC-DMIS网络大赛七月赛题
PC-DMIS网络大赛七月赛题
2007-07-15 09:33 181 0 45
本月的赛题比较简单,前两月是有关程序的,这次做的是有关测量方法的。 一根十字轴要求如图所示, 1.请说明在测量前探针组合应该怎样选择。 2.坐标系应该怎么建立,请给出详细过程及说明理由。 3.对垂直位置度(WZ)和水平位置度(WP)应该怎么理解,对图上的这个尺寸应该怎么理解,怎么样测量合理。 4.同轴度和垂直度在这里怎么理解,应该怎么测量。 5.补充一点,4个轴长均为100。 以上要求可以不给出详细的PCDMIS程序,但要详细说名过程及理由。                [此贴子已经被 admin 于2007-7-20 13:23:43编辑过]
我要回复

登陆后才能评论

登录
所有回贴(45)
[quote][b]以下引用[i]lanming97于2007-7-30 12:38:06[/i]的发言:[/b] 校验标准球的时候将转角都校验一下!1,你测量圆柱的长度,取决你的测针的长度,而且你摆放很困难,一定要和机床垂直,否则可能会碰杆. 无论你怎么摆放,长度要求测头都没法满足的。 [/quote] 1,校正标准球的的时候我的理解是不同角度里至少有3-4u的误差,这一点大家可以验证一下,具体的方法是校正完成以后,再以A0B0角度测量标准球,同时设定球心为坐标原点.,然后用其他角度测量标准球,看看误差多少. 所以说能够用一个角度测量的产品尽最大可能就用一个角度,不要用多个角度,以消除一个误差因素. 2,将产品水平放在机床台面上,然后用A0BO测量这样就不会有测杆长度的忧虑了. 3,还是那句话,用4个不同的角度测量这个零件,摆放过于困难,只适合于单件产品测量.大家可以具体的模拟一下,就知道了. 4,版主的话,有些不太理解,我们做测量的一般要懂点装配和设计,但是测量是最终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在这个产品中,如果要完全要产品公差带都包容进去的话,应该按照最严格的判定方法测量,既将4跟轴分开单独,分别的判定. 5,将这4跟轴22做连线,并做基准的话,固然可以,但该产品精度过高,,用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有个机床误差?测量圆柱和圆锥一直是测量中误差最大的项目之一. 上述见解,代表的是个人想法,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过来拍砖
2007-08-02 18:36
回复
取消
提交
不同角度校验的时候测头补偿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测量前将测头校验后,在后面的测量中是可以补偿误差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好的东西奉献出来,而不是将别人的“缺点”(你认为不好的)没完没了地纠缠不清。
2007-08-02 22:15
回复
取消
提交
如果有疑问,请大家都加上一些礼貌用语,这样显得谦和,不要太武断,因为我们都在相互学习,毕竟自己不是这个行业的权威。
2007-08-02 22:19
回复
取消
提交
垂直位置度就是两根轴线间的垂直距离,是指公共轴线与评价基准之间的距离吗?我看这有问题,此垂直距离只能包容柱体质心的位置度,并不能包容整个柱体,因此我认为是打柱体截面,然后通过坐标系拟和来求得!
2007-08-03 05:19
回复
取消
提交
如果有疑问,请大家都加上一些礼貌用语,这样显得谦和,不要太武断,因为我们都在相互学习,毕竟自己不是这个行业的权威。 1,恩,或许我说话武断了点,不好意思,在公司里习惯了,在此先道个谦,我想大多数测量工程师,都会有这个习惯,毕竟测量结果经常被人怀疑的话,也不用做测量工程师了. 2,就事论事,测量方法很重要,做测量工程师时间长了,并且"精"了后,我认为该图纸测量的难点在于2个,一个是测量的思路问题,这个也就是图纸公差理解的问题,再解决这个问题后,再考虑测量方法问题.也就是如何用现有设备将测量误差放低到最小.并且测量最准确,成本合理. 3,我看楼上(ayan)的说法就很好,提的问题很专了.楼上的意思是说,上述测量中还有一个表面圆拄度没考虑进去吧. 4另外希望大家回答问题,直接正面的回答,这个是论坛,又如lanming97兄所说,大家都不是这方面的权威,犯点错误没关系. hyyyhyyy@hotmail.com
2007-08-03 10:34
回复
取消
提交
那个圆柱用圆截面替代不就不用考虑测头校验中角度不同带来的角度补偿问题了嘛~~~!一定要用圆柱吗,我们的思维没有必要这样僵化吧. 我们在测量中,不能不按图纸的要求,但是也不能死抱着图纸.在本例中,看起来是4根单独的轴,但是在装配的时候是4根一起装的,你不可能把轴单独拿来装了,位置度又是相对于公共轴线,因此,这4个位置度其实只是2根公共轴线间的2个位置度,只有这样才是最符合装配实际情况的,这是我们这里十多年来的使用中积累的经验.
2007-08-04 10:18
回复
取消
提交
版主, 1,在没看到装配现场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这个是4根轴一起装的,而不是分别装的,如果要考虑这个因素的话,应该事先说了. 2,就算是4根轴同时装配的话,那也是装配工艺而已,这个最多属于加工基准吧.我们测量的时候应该考虑加工基准,但应该按照设计基准或者图纸基准测量吧. 3,就算这个是4轴同时安装的,把这个作为装配基准的理由也很勉强,这个产品应该是一个部件了,这个产品应该是安装在更大的部件上,如果这4根轴在安装在更大的部件上,是用轴22/4安装的,并用这轴作为配合的,做为装配基准还说的过去. [quote][b]以下引用[i]风中传说于2007-8-4 10:17:59[/i]的发言:[/b] 我们在测量中,不能不按图纸的要求,但是也不能死抱着图纸.在本例中,看起来是4根单独的轴,但是在装配的时候是4根一起装的,你不可能把轴单独拿来装了,位置度又是相对于公共轴线,因此,这4个位置度其实只是2根公共轴线间的2个位置度,只有这样才是最符合装配实际情况的,这是我们这里十多年来的使用中积累的经验. [/quote]
2007-08-06 11:39
回复
取消
提交
版主你好!能否给我们具体的讲讲十字轴的测量方法啊,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白了,谢谢!
2007-08-16 21:41
回复
取消
提交
其实lanming97的方法已经是个好方法了,我们使用星型或者A0B0就可以解决测量中的测头问题了。至于“hyyyyhyyyy”说的“在没看到装配现场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这个是4根轴一起装的”就有些牵强了,一个既然轴被加工了,还要这么高的精度,不可能是加工着好玩吧;二来我们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去和设计及工艺人员交流一下,一句“我怎么知道”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QUOTE][b]以下引用[i]lanming97于2007-7-29 9:05:45[/i]的发言:[/b] 通过自己经常关注论坛,我认为:测量和设计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用设计的眼光来看测量。 1、建坐标系: 2、(1)将测头转成a90,b90,用测圆柱命令测圆柱A。 (2)将测头转成a90,b270,用测圆柱命令测圆柱B。 (3)建立AB的共轴线为X。 (4)用同样的方法建立CD的共轴线为Y。 (5)以AB和CD的交点为原点 用(3)(4)(5)建立坐标系。 3、测量: 测量圆柱A,B,C,D 4、评价:垂直度:0.05,用AB和CD的共轴线直接来评价。 同轴度:在这里不能直接用圆柱来评价同轴度,我的方法是:用圆柱A的轴线和AB的共轴线来评价他们的偏差,这样决定AB的同轴度(不知是否妥当,望高手指点)。同样的方法评价CD同轴度。 [/QUOTE] 这个做法相当的准确了,在实际中,我们也是这样解决的,不同的是,出于对圆柱的担心,我们使用的是多个圆截面,这样解决圆柱矢量偏差的问题。 WP和WZ这个位置度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WZ是指2根轴线间的垂直距离差,WP指的是轴线两端的相对偏移。因为这4根轴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任何一根出现了偏差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装配,所以这里要使用公共轴线才能真实反映出装配后的位置度。
2007-08-22 11:10
回复
取消
提交
其实这个零件应该是减速机构中的十字轴,装配中要与上下二个壳体中的半圆拄相配合.要求很高.特别是壳体更难测,我们以前的测量方法和上面差不多.
2007-08-30 09:13
回复
取消
提交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