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PC-DMIS网络大赛七月赛题
PC-DMIS网络大赛七月赛题
2007-07-15 09:33 186 0 45
本月的赛题比较简单,前两月是有关程序的,这次做的是有关测量方法的。 一根十字轴要求如图所示, 1.请说明在测量前探针组合应该怎样选择。 2.坐标系应该怎么建立,请给出详细过程及说明理由。 3.对垂直位置度(WZ)和水平位置度(WP)应该怎么理解,对图上的这个尺寸应该怎么理解,怎么样测量合理。 4.同轴度和垂直度在这里怎么理解,应该怎么测量。 5.补充一点,4个轴长均为100。 以上要求可以不给出详细的PCDMIS程序,但要详细说名过程及理由。                [此贴子已经被 admin 于2007-7-20 13:23:43编辑过]
我要回复

登陆后才能评论

登录
所有回贴(45)
就是C、D基准轴线所标的[WP/0.04 A-B]的位置度如何控制
2007-07-16 23:06
回复
取消
提交
呵呵,现在不能说,说了就直接把答案说出来了啊.
2007-07-16 23:15
回复
取消
提交
还有一个问题:轴长100是中心到轴端面的距离吗
2007-07-16 23:25
回复
取消
提交
轴长100是指圆柱的那部分.
2007-07-17 16:26
回复
取消
提交
各位高手都哪儿去了?别冷着,我来凑个热闹? 我认为这是个如何拟合坐标系,求位置度的问题!只是这位置度公差带是正方形的!实为工作面的投影! 先谈C、D的那个,垂直方向的位置度,是相对于那个A.B 轴线的,好理解,也是求的最小,只那个水平方向的,我认为这是求延着A.B轴线求最小位置度.因此坐标系可以这样建,以A.B公共轴线为第一轴X轴,然后打四个柱体,求得质心,由这四个质心拟合一个平面定一Z轴,先以A.B两柱体间的中点为原心建坐标系,然后打各个柱体的截圆,在此坐标系下评价各截圆的X向位置,沿X轴平移坐标系,使C.D两X向位置(绝对值)相等,此为水平位置度,垂直方向的位置度,是通过各截圆的Z向位置,可以通过沿Z轴平移和绕X轴旋转,使Z向位置相等. 再谈A.B ,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度,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同轴度分为了两个方向,因此这方面我有个疑问,按下面的同轴度为0.02,已完全能满足上面的要求,不知是什么意思? 以上是我对此图的理解,也可能理解错了, 请版主指点!
2007-07-19 21:06
回复
取消
提交
按我的理解,C,D的WC,WP是指定方向的垂直度!是采用的垂直度另外的标注方式.另一个是指定方向的同轴度.
2007-07-20 21:37
回复
取消
提交
对于两垂直方向的位置度公差带是以两公差值为边长的四棱柱,是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来确定的;有时位置度可以综合控制垂直度,但垂直度就不一定能控制位置度了;位置度通常用于限制点、线的位置误差。
2007-07-20 22:14
回复
取消
提交
1,考虑到该零件精度比较高,所以只用一个探针,一个角度,既与四根圆拄都垂直的角度,如果担心测量的时候会有个圆柱度没考虑进去,那把零件反过来再测一次好了. 2,坐标系建立是A基准当X轴,C基准当Y轴,Z,Y坐标原点建立在A基准上,X原点建立在C基准上. 3,测量几个轴的时候,每个轴多测几个截圆,建议每20-30MM测一个截圆. 4,位置度是由垂直度和一个角度来控制的,分别测量A-C,A-D和B-C的垂直度,其中B-C的垂直度就是图纸上的垂直度.,与此同时在控制一个在AZY和AZX角度,角度控制在0.01度,同轴度测量的是两个轴做比较,同轴度和垂直度作用距离分别选100MM, 5,A,B基准上的位置度忽略,在上述测量公差带中,已经包含了这个特性. 6,这种测量方法测量要求比图纸总体上略微严格点,但在位置度输出上,需要测量工程师自己判断一下,可能你测出来不好的零件可以是好的,主要是那个位置度的计算,是要靠2个方面的尺寸来综合的.
2007-07-22 09:30
回复
取消
提交
此题目从理论上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感觉难点应该在于实际自动测量中对测头的运用。
2007-07-22 20:21
回复
取消
提交
版主的意思是采点的时候可能不是径向方向采过去的,可能会有误差吧, 本人做测量10年了,不过以前一直用的是TUTOR FOR WINDOWS ,PCDMIS是三天以前刚接触的,机器也是刚买的,要命的是公司领导说我不用培训了,让我直接用了,我晕,前不久我正好不在,嘿.....结果去培训的2个是新人. 话说到这里,我对PCDMIS程序不熟悉,就不乱说了,只说一下思路吧 1,采用我上述的方法只能采半圆,是采不到全圆的. 2,如果想精度有保证的话,请将工件平放,在每个半圆上采7个点,每30度一个点. 3,其中3个特征点,90度和0,180度的点就不说了. 4,其余几点的方法是,一用极坐标的方法测量,二,进行预采点,采到的点径向值作为粗基准,CX,或者CY, 然后再用这个CX,CY作为基准采你真正想采的点,如果不放心那就把第二次的点再做一次基准,第三点才作为真正的点. 5,第4点当中所说的方法我认为都可以,如果软件用的熟的话,都没什么问题,用极坐标采的话,需要建立多次的坐标,另外精度不是最好,用第二种方法需要对编程有和较深的理解,大家就看着办了. 6,上述不管那种方法都请编写程序测量,如果是手工的话................
2007-07-23 19:50
回复
取消
提交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