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排序
最新
前言大家都清楚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员工质量意识问题,是一切质量问题的根本,也是质量提高的瓶颈。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任重而道远!所谓质量意识,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位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它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质量的意志力。我们在日常的质量管理中,经常会以“员工质量意识不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差”等理由来解释所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248
回复
01 质量管理的本质是企业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全部门、全员、全业务流程的企业管理。 质量管理不仅是质量部门的管理,不仅是对质量人员工作范围的管理,不仅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质量管理,不仅是质量体系人员对质量流程的管理。 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不好,质量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最高管理者管理不善,或者因为某个部门工作质量一直不高,或者因为整个公司的工作氛围不好、工作理念和方法落后,或者因为公司缺乏完善而有效的质量管理运营体系,或者因为执行力不好,或者因为员工能力偏弱导致质量预防和质量解决都无能为力,或者因为企业的组织能力没有跟上公司的发展速度等。 总之,总经理要对质
132
回复
APQP的五大阶段!SQE对供应商的APQP进行全程跟踪,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那么APQP的五大阶段,SQE具体需要怎么做呢?SQE当然要重点关注PPAP,但其它过程也不能简单放过,对SQE在APQP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梳理如下:第一阶段:计划和项目确定1.1)SQE和研发人员一同做质量功能展开,对顾客图纸进行评审【评审客户需求】前期要明确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什么东西要给供应商做,是否有具备经验的供应商。评审顾客的图纸,反馈图纸错误、设计不合理、公差无法满足、或供应商无法满足的技术要求。1.2)重要零件
296
回复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
194
回复
大学
大学
2022-11-16 09:52
1,日本戴明奖基本介绍自从1951年创办至今40余年来,已经有超过160个日本企业获得戴明运用奖,这些获奖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戴明运用奖虽然诞生于日本,但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建立W.E.戴明博士(1900-1993)是美国最著名的质量控制专家之一。1950年7月,受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邀请赴日本讲学。在日期间,戴明首先在东京的日本医药协会大礼堂就质量控制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8天的讲授,接着,又在日本本州岛东南部的箱根镇为企业的高级主管讲授了一天。在这些课程的讲授
201
回复
大学
大学
2022-11-16 09:48
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地区)相继设立或成立了政府及民间的质量组织和机构。目前全球约有质量组织和机构400余家。  美国质量学会(ASQ)  美国质量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简介ASQ,是由美国民间基金赞助成立的,非盈利性科技社团组织。ASQ成立于1946年2月17日,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致力于开展数理统计方法及质量控制技术培训和普及推广的17个地方质量管理协会合并组成。成立以来,ASQ成员创建了诸多质量技术概念及方法,如质量
229
回复
大学
大学
2022-11-16 09:45
质量成本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提出来质量成本的概念。1951年,朱兰博士在菲根堡姆《质量控制手册》的质量经济学中提出质量成本的一般性论述,将不良质量成本比喻成“矿中黄金”。1957年,W.J马涩《质量经理和质量成本》;1960年,哈罗非.佛里曼《如何应用质量成本》;1961年,菲根堡姆《全面质量控制》等书中都对质量成本进了一定阐述,归纳与总结。定义: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规 定要求的费用以及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引起损失,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质量成本概念发展至
183
回复
大学
大学
2022-11-16 09:43
1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1)组成要素确定检查的项目确定检查的频度确定检查的人员2)实施步骤确定检查对象制定检查表以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检察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定期总结,持续改进2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
158
回复
SPC控制图(Control Chart)一种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并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方法。最早的控制图是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姆哈特博士在1924年提出的P图(P Chart),后来此类控制图都被叫做休姆哈特控制图,休哈特也被誉为“统计质量控制SPC之父”。从休姆哈特的P图算起,SPC理论从创立到今天已接近百年。SPC理论创立之初,恰逢美国大萧条时期,该理论当时理论无人问津。后来二次世界大战时,SPC理论在帮助美国军方提升*质量方面大显身手,于是战后开始风行全
193
回复
“质量到底是什么?” “质量管理又是管什么?”或许很多质量人心中都存在这两个问题。套用鲁迅老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质量的定义,但说的人多了;就慢慢的有了质量的定义。纵观质量的发展及定义,的确充分的解释了这句话。在20世纪40年代及之前,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流通不广;各种作坊、企业基本上都处于技术垄断期。东西只要能做出来基本上不用担心卖的问题。至于东西做成什么样子?作坊、企业自己定标准说了算。“资本家的本性”决定着:如何获取更多的利润,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什么是质量?那时候,还是很模糊的概念。“好用”,“好吃”,“好看”… 等一些列感官性的形容词。于是,克劳斯比大师总结说:“质量就是符合
191
回复
共93项结果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