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九月话题 ---- 定位找正 (ALIGNMENT)
九月话题 ---- 定位找正 (ALIGNMENT)
2004-09-01 00:02 121 0 17
TOM (Topic Of Month) 开张了!!! 九月话题 ---- 定位找正 (ALIGNMENT) 用CMM编程对工件进行检测, 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对工件正确并准确地定位找正, 正确是指找对所需的基准元素(DATUM), 准确是指在软件中用对这些元素从而获得一个完全的ALIGNMENT. 围绕这个话题, 希望大家思考和讨论以下这些问题: 1, 定位找正是否应100%按照图纸? 如何处理一些不合理甚至不正确的图纸? 2, 用哪一个方法更好,是迭代法(ITERATIVE ALIGNMENT)还是常规的3-2-1加CAD EAQUAL PART? 3, 定位找正完成后如何去证明是准确的? 围绕定位找正实在是有几十个问题可以讨论,以上问题是按照 CONCEPT->METHOD->VERIFICATION 来抛砖引玉, 望各位大侠热烈讨论 (最好有理有据) …
我要回复

登陆后才能评论

登录
所有回贴(17)
“定位找正”使我很自然的联想到用普通量具检测工件时,需要将零件的检测基准与参考基准(平板的平面、直尺、角尺的侧面等)找平行的过程。 其实三坐标测量机使用中的这个“找正”过程“ALIGNMENT”与前面所说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厂家通常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建立零件坐标系”。 因为“定位找正”的主要内容是“找正”,要反复调整和测量。而三坐标测量机只要将需要的元素指定为坐标系某一轴即可。 所以我认为用“建立零件坐标系”能够将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找正”零件坐标系与普通量具“找正”测量基准明确区分开,更显示三坐标测量机在这一方面的优势。而且“定位找正”比较死板,“建立零件坐标系”非常灵活,可以任意多次、平移、旋转等。况且零件放在测量机上时,也有一个“找正”过程(将零件放正,大体与测针方向一致),所以应该用"建立零件坐标系"来描述ALIGNMENT这一过程更为恰当。 为什么要建立零件坐标系? 1.在零件坐标系上编制的测量程序可以重复运行而不受零件摆放位置的影响,所以编制程序前首先要建立零件坐标系。而建立坐标系所使用的元素不一定是零件的基准元素。 2.在测量过程中要检测位置度误差,许多测量软件在计算位置度时直接使用坐标系为基准计算位置度误差,所以要直接使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加工基准等等建立零件坐标系。 3.为了进行数字化扫描或数字化点作为CAD/CAM软件的输入,需要以整体基准或实物基准建立坐标系。 4.当需要用CAD模型进行零件测量时,要按照CAD模型的要求建立零件坐标系,使零件的坐标系与CAD模型的坐标系一致,才能进行自动测量或编程测量。 5.需要进行精确的点测量时,根据情况建立零件坐标系(使测点的半径补偿更为准确)。 6.为了测量方便,和其它特殊需要。 建立零件坐标系是非常灵活的,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和测量的需要多次建立和反复调用零件坐标系,而只有在评价零件的被测元素时要准确的识别和采用各种要求的基准进行计算和评价。对于不清楚或不确定的计算基准问题,一定要取得责任工艺员或工程师的认可和批准,方可给出检测结论。 至于使用哪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方法,要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大多数零件都可以采用3-2-1的方法建立零件坐标系。所谓3-2-1方法原本是用3点测平面取其法矢建立第一轴,用2点测线投影到平面建立第二轴(这样两个轴绝对垂直,而第三轴自动建立,三轴垂直保证符合直角坐标系的定义),用一点或点元素建立坐标系零点。现在已经发展为多种方式来建立坐标系,如:可以用轴线或线元素建立第一轴和其垂直的平面,用其它方式和方法建立第二轴等。 大家要注意的是:不一定非要3-2-1的固定步骤来建立坐标系,可以单步进行,也可以省略其中的步骤。比如:回转体的零件(圆柱形)就可以不用进行第二步,用圆柱轴线确定第一轴并定义圆心为零点就可以了。用点元素来设置坐标系零点,即平移坐标系,也就是建立新坐标系。 如何确定零件坐标系的建立是否正确,可以观察软件中的坐标值来判断。方法是:将软件显示坐标置于“零件坐标系”方式,用操纵杆控制测量机运动,使宝石球尽量接近零件坐标系零点,观察坐标显示,然后按照设想的方向运动测量机的某个轴,观察坐标值是否有相应的变化,如果偏离比较大或方向相反,那就要找出原因,重新建立坐标系。 以上是我对版主的问题的理解,不知回答的是否准确。 Edited by - sun on 2004/09/06 17:47:27
2004-09-06 16:35
回复
取消
提交
谢谢SUN的积极参与和所付出的时间,他给了我们一个很完整的在CMM上“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概念.确实,在CMM上检测是不同与传统方法的,这是一种COORDINATE METROLOGY,特点是数字化定位和检测,所以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对与刚接触测量和使用CMM的朋友应该好好理解一下“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概念和用途,而对与已有传统测量经验的应该OPEN-MINDED多在CMM上实践这样就可以如虎添翼.
2004-09-07 01:45
回复
取消
提交
有个实际的问题请教版主,请看下图: 图中圆1、圆2是装配基准,圆52J6是设计基准,实际建坐标系的时候是用一个大面(平面2)找正第一轴,用圆52J6和圆47K6建第二轴,原点在圆52J6。按照上面的讨论,建第二轴的时候应该选用较长的线级元素,其中的道理不是很清楚,能讲讲吗?
2004-09-12 23:59
回复
取消
提交
你讲的没错,"建第二轴的时候应该选用较长的线级元素",不然的话容易产生"误差放大"的效应.就此例来讲,由于圆52J6和圆47K6离得很近,如果圆47K6在X方向上错了0.5MM,离得很远的圆2的误差可能会是1.5MM(从图上估计).可以这样来判断超差是否是因基准的超差而引起的:如果大部分孔或面都按大致相同的方向偏移或旋转了,那就说明是基准的问题.这中情况下可以选一些重要元素进行BEST FIT来反求基准,免得提供错误信息给生产部门.
2004-09-13 01:46
回复
取消
提交
圆1、圆2是装配基准,起的作用是很重要 闪亮每一天,总拥有出色自我!
2004-09-14 21:56
回复
取消
提交
我认为用圆1和圆2来补正第2轴比较好点 ,用圆52J6做原点。
2007-01-06 19:12
回复
取消
提交
认真拜读了各位前辈的发言,感触挺深。谢谢
2007-05-18 09:34
回复
取消
提交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