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第二期PC-DMIS大讨论——形位公差 答案见帖子80-83
第二期PC-DMIS大讨论——形位公差 答案见帖子80-83
2010-03-05 16:21 385 0 126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t][attachimg]807[/attachimg][/size][/font] [attachimg]808[/attachimg]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t]以上二个零件图的单位都是毫米,只需要测量编了数字的尺寸,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测量设备不一定要有。主要考大家对各种形位特征测量的理解。 图1:A基准是38mm,B基准是86mm.[/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要求:[/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1[/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测量时的注意事项;[/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2[/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能进行批量测量(一次完成一个零件图中所有要求尺寸测量);[/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3[/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测量的步骤;[/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4[/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需要用到的测头、角度;[/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5[/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怎样计算[/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 本期的奖品是《2009年技术论文集》一本。[/font][/size]
我要回复

登陆后才能评论

登录
所有回贴(126)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t][attachimg]807[/attachimg][/size][/font] [attachimg]808[/attachimg]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6pt]以上二个零件图的单位都是毫米,只需要测量编了数字的尺寸,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测量设备不一定要有。主要考大家对各种形位特征测量的理解。 图1:A基准是38mm,B基准是86mm.[/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要求:[/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1[/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测量时的注意事项;[/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2[/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能进行批量测量(一次完成一个零件图中所有要求尺寸测量);[/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3[/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测量的步骤;[/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4[/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需要用到的测头、角度;[/size][/font][size=16pt][/size] [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5[/font][/size][font=宋体][size=16pt])怎样计算[/size][/font][size=16pt][font=Calibri]. 本期的奖品是《2009年技术论文集》一本。[/font][/size]
2010-03-05 16:21
回复
取消
提交
首先抢一个沙发啦,呵呵,第二期活动又开始了,全面支持 !! 这期活动的题目非常好,形位公差是我们三座标测量人必会的一个项目,所以在测量前一定要 1、对每一个需要测量的项目的内容,形位公差的要求弄清楚,不能想当然测量,很容易出现遗漏和疏忽的。 2、检测形位公差要时要仔细,要对数据负责,如果发现不懂得地方一定要和相关人员沟通好。 3、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样啊,所以要进行验证的:D :+
2010-03-05 23:49
回复
取消
提交
第二张图纸看懂。第一张图纸看不明白,似乎更适合拿去给考驾照的朋友练眼力了。
2010-03-06 08:22
回复
取消
提交
[img]http://bbs.hexagonmetrology.com.cn/1[/img][quote] 原帖由 [b]ylxww[/b] 于 2010-3-6 8:22:00 发表 第二张图纸看懂。第一张图纸看不明白,似乎更适合拿去给考驾照的朋友练眼力了。 [/quote] 谢谢提醒,这样看的懂了吧。
2010-03-06 11:18
回复
取消
提交
o,原来38是基准a哇。
2010-03-06 14:44
回复
取消
提交
第一张图还比较好测,将工件B基准圆向上放置。 测针:直径为4_50_20(直径为4MM,长50的炭杆测针再加总长为30MM的延长杆)。用TP200吸盘。 所用角度:A0B0。 测量步骤如下: 1、在以尺寸4所在的平面测一平面(因有垂直度要求,该平面应尽量打全)。设该平面为PLN1,将平面PLN1定为第一轴,即Z工作平面。 2、在A基准圆与B基准圆处各测一个圆,分别设为:CIR_A和CIR_B。然后将CIR_A与CIR_B构造一3D线设为LINA_B。该线LINA_B即为基准轴线:A-B。并将直线LINA_B设为第一轴,即Z工作平面。并将直线归X、Y轴零点。 3、测图面上3#尺寸所指的那圆柱设为CYL_1,该圆柱要手动打了,至少要打4~5层。直线A与该圆柱的连线方向设为Y轴, 4、测量6#尺寸所指的圆柱,设为CYL_2,该圆柱可能用自测测圆圆柱,至少要打4~5层。 5、尺寸评价 (1):直接评价圆CIR_A的直径 (2):直接评价圆CIR_B相对于圆CIR_A的同心度。 (3):直接评价圆柱CYL_1相对于基准轴线LINA_B的平行度。 (4):直接评价PLN1相对于基准轴线LINA_B的垂直度。 (5):直接评价圆柱CYL_2度Y值。 (6):直接评价圆柱CYL_2相对于对于基准轴线LINA_B的平行度
2010-03-06 22:41
回复
取消
提交
至于第二个图,我认为主要的难度在工件的装夹定位上,另外这个图的开位公差以及基准的标注不是很规范。期待有同行讲一下第二个图的测量方法吧:D
2010-03-06 22:45
回复
取消
提交
我觉得以圆柱建立空间轴比较好, 是我的话,会以A圆柱与15的圆柱连线建立线的基准。 两个圆柱12个点,一个面3个点,剩下全部自动。
2010-03-07 08:56
回复
取消
提交
概述下图2. 可以直接用虎钳(有2寸的就最好了)固定,在虎钳的三个工作平面上加垫块。是工件与虎钳留够间歇以便测量(主要是测A基准)。只要使8号尺寸朝Z+即可。可选∮2mm,长40mm的测针,还需加10mm的加长杆。TP200。 工件测量前需先拖平C面,使之与X(Y)轴平行。 测量前的事儿基本就这么多了。 图中有些标注不是很明白。先不好说怎样测量。比如3号尺寸。
2010-03-08 11:15
回复
取消
提交
其一, 图2我看的模棱两可,感觉外围除了4个角加工,其它的地方都没有加工, 能否保证夹持在虎钳上是横平竖直的, 所以在开始测量前要确认一下工件不会碰杆。 还有,即便是工件摆放好,不会碰杆, 图中有一个小孔直径2的测针,同时测这个孔与b基准,很多工厂(像我这里)没有星形测针,只有陶瓷跟不锈钢直径4的杆。会不会碰杆,是个问题。 选择可能只有2个,分开测量,或者测量大圆柱时,转角度测量,然后拟合。 其二,建议,粗建坐标用c面定空间轴,精建坐标时a圆柱要多测些点,多测几层。还是要用圆柱建空间轴
2010-03-08 13:43
回复
取消
提交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