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对论文集的一些探讨
对论文集的一些探讨
2013-08-10 02:16 63 0 3
看海的论文,已有N年了,从第1期论文集,一定学习到现在,获得很多,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几乎每篇文章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忍不住想提点意见和建议,希望能提高论文的水平,并与大家共免,共同提高我们的测量水平。 曾在99年,接触过一段PC-DMIS,那时还是3.0版本吧,后来02年左右又接触过一段4.2版本,对测量机兴趣不少,时常还会与测量结果打些交道,现在的PC-DMIS功能到底怎么样,不知道了。但站在一个设计者的角度看测量,总觉得测量人员对图纸的理解,或者说图纸本身的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测量结果。 按我的理解,基准是最重要的,所以选一篇文章,与作者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对于我们设计人员标公差也是一种提高。 下面是针对“[color=#336699][u]PC-DMIS零件坐标系创建技巧”[/u][/color][color=#444444]一文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color] 案例1:根据图纸的公差标注,这个只能是最佳拟合,而不是必要时,采用别的方法都会有问题,应不存在任选二孔建基准一说 案例2:图纸上公差标注中基准的不同,应影响到测法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案例3:同样涉及到图纸的公差标法。文中的坐标建立方法,只有在图示尺寸标的是理论正确尺寸(方框尺寸)时才能用 案例4:第2轴的找正,图上是怎么标的?如果只有B,那就能用B,其他同理 案例5:是因为图纸的公差标的不合理吗?如果是,那得先由设计修改图纸,测量的依据是图纸,中间还有一个管理流程问题 案例6:如果图纸上标的是四圆柱为基准(或不涉及到别的基准),那么不应先建平面基准 案例7:按图纸上公差标注,第3轴的建立,一定是用最佳拟合的,而不是必要时。 案例8:坐标测量机建基准,不是按检具,而是按图纸上的标注,检具也是按图纸标注做的 案例9:从图纸上公差标注来讲,小案例1中的B基准应为该柱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而且该边界应垂直于A基准平面,因为B是第2基准,不过不知道这类问题,PC-DMIS怎么处理。在该案例的第2个小案例中,对于测量机而言,同样应该用最小二乘建基准。但检具是贴切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应该由我们设计对基准进行精度的控制,而不是在测量中自行选择方法。 案例10:因为未见明确的图纸公差标注,因此无法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实物中,二条线不可能相交。 因为还看了许多篇相关的论文,有几个问题和大家归纳探讨 1。测量是按图施工,当图出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我觉得,应该找设计,然后共同解决。而不是自行解决,因为这里有一个管理的问题,这是目前国内企业非常不重视,或不去认真遵守的 2。我在这里看了许多论文,学习了许多,也常看到大家讨论,但很少看到大家先对着正式的图纸在讨论,而少了这样一个大前提,许多讨论就变得没了意义 3。所有的讨论,应首先建立在对图纸上公差标注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建议大家在讨论时,先统一和明确对图纸的理解。 4。测量技巧和测量程序的应用,应建立在对图纸的正确理解后才展开 以上是对论坛论文10多年阅读学习后的感想,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引起大家重视,谢谢
我要回复

登陆后才能评论

登录
所有回贴(0)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