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NDOS基本程序:距离(DI**,MCD**)
基本概念
元素:
线:空间中重心在某一点且具有一定方向的无限长的直线。
面:空间中重心在某一点且具有一定方向的无限伸张的面。
圆柱:空间中到某一轴线距离为R的所有点所包容的区域,显然圆柱也为无限区域。
距离的概念
最短垂直距离:空间中两个无限伸张的两个元素表面的最短垂直距离。
距离:两个元素特征点的距离,如元素重心,表面点之间的距离。
QUINDOS中距离的求法
依照上面的距离定义,很显然,最短垂直距离只在数学上具有几何意义,要求零件上元素表面的距离,必须求元素特征点之间的距离。
例如:
圆柱之间的距离:实际测量中的圆柱由重心X,Y,Z和方向U,V,W以及A(直径)记录在ACT子类型中,为了求圆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求两个圆柱中任意一个圆柱轴线的重心到另一个圆柱轴线的垂直距离(DIPNTAXI,MCDPTCY,MCDCYCY),因为圆柱的重心是根据测量点拟合出来的,肯定在有效测量范围内。如果用DIAXIAXI,则圆柱将可能“超出”零件上圆柱的测量范围(零件上圆柱必须具有一定高度)去求距离,最短距离点可能不在有效圆柱范围内,显然这是不对的。
面和面之间的距离:从上面的讲解不难理解面和面的距离为任一面的重心到另一面表面的垂直距离,MCDPLPL和DIPNTSRF一样,另外还有一条指令DISRFSRF,EL1中必须填ELE1.$PT(和DIPNTSRF等价),如果去掉 .$PT则将报错。
下面这些指令等价:
圆柱轴线之间的距离:
MCDPTCY(NAM=DIS,EL1=CYL(1),TY1=CYL,ST1=PNT,EL2=CYL(2),TY2=CYL))
MCDCYCY(NAM=DIS,EL1=CYL(1),TY1=CYL,ST1=PNT,EL2=CYL(2),TY2=CYL)
DIPNTAXI(NAM=DIS,EL1=CYL(1),EL2=CYL(2))
DIAXIAXI(NAM=DIS,EL1=CYL(1).$PT,EL2=CYL(2))
面和面之间的距离:
MCDPLPL(NAM=DIS1,EL1=PLA1,EL2=PLA2)
MCDPTPL(NAM=DIS1,EL1=PLA1,EL2=PLA2)
DIPNTSRF(NAM= DIS1,EL1=PLA1,EL2=PLA2)
DISRFSRF(NAM=DIS1,EL1=PLA1.$PT,EL2=PLA2)
其他元素的距离这里不在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