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大半径小圆弧的测量
大半径小圆弧的测量
2009-12-09 22:34 76 0 9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可能大家也知道,转来供大家学习: 半径小圆弧(以下简称小圆弧)中心坐标和直径的测量,一直视为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的一项技术难题。不少用户对此都曾作过研究,其结论基本上都归结到一点,这就是直接影响小圆弧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原因是采样范围受到了限定,造成采样信息量明显减少,而且弧长越短信息量损失越大,测量的数据当然也就难以让人接受了。然而,作者仍愿介绍两种测量方法,尽管该方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圆弧坐标和直径的测量问题,但作为多年来实践探索的总结,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想必还是有借鉴和参考之处的。 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进行小圆弧坐标和直径的测量过程中,无论圆心坐标还是圆的直径,当其中一个参数为已知条件时,则另一个参数就能够比较满意地通过测量而获得。也就是说,已知圆心坐标求直径,或者已知直径求圆心坐标。然而,现实工件的检测中并非如此,占多数情况的却是圆心坐标和圆的直径都是未知的,只不过我们根据图样要求和实际情况将其中一个加工精度较高的参数当作了已知条件,这就是下面方法之所以能够提出的必要前提条件。 方法1、预置理论圆心坐标测圆弧直径(该方法用于圆心坐标加工精度较高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测量圆弧时,先将圆弧所在平面的参考原点平移到圆弧理论中心上,使之成为新建零件参考系的原点,然后在圆弧上进行若干2D极向量(带测头半径补偿)的采点,测量完毕后将各测得R值计算平均值后乘以2,其结果即视为圆弧实际直径,随后恢复原参考系。 若没有2D极向量测点功能,则可采用PICK(不带测头半径补偿)的测点方式,其R值为原点到测头中心的距离。计算方法与上面相同,只不过结果运算时根据内外圆弧测量还需加上或减去一个测头直径补偿。 方法2、预置理论圆弧直径测圆心坐标(该方法用于圆弧直径加工精度较高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进行内外圆弧测量时,调用测圆功能后须先给定一个理论圆弧直径,然后进行若干采点,系统便自动计算出圆弧的中心坐标。 若没有该测量功能,则可采用下列方法做近似测量,为简化操作和计算,亦可自行编制一个小程序。其操作方法是,在进行该测量时须先以PICK(不带测头半径补偿)的方式在圆弧两端点处各采一点,程序用其连线建立新的零件参考系第2轴,并平移原点至两点中点上。随之程序便以CNC方式过中点进行法向采样,带测头半径补偿的圆弧点坐标便获得了,由于这个点正处在坐标轴线上,所以,通过给定理论圆弧半径便可方便地求出当前坐标系圆弧中心坐标,而圆弧的实际中心坐标只要转换到原坐标系就行了。 测量数据的再处理: 上述两种测量方法对加工精度越高的零件测量效果越好。而需要指出的是,当给定的理论参数与实际偏离较大时,测量效果就显著下降,此时测量结果的置信度必须根据图样给定公差的大小而定。反之,就要对已测量的数据进行再处理。其方法是在图样给定公差范围内适当调整理论圆弧中心位置,看其原测量R值的变化,若两者均在公差范围内就视为合格;另一种方法是在图样给定公差范围内适当调整理论圆弧半径,看其原测量圆弧中心坐标的变化,若两者均在公差范围内就视为合格。
我要回复

登陆后才能评论

登录
所有回贴(9)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可能大家也知道,转来供大家学习: 半径小圆弧(以下简称小圆弧)中心坐标和直径的测量,一直视为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的一项技术难题。不少用户对此都曾作过研究,其结论基本上都归结到一点,这就是直接影响小圆弧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原因是采样范围受到了限定,造成采样信息量明显减少,而且弧长越短信息量损失越大,测量的数据当然也就难以让人接受了。然而,作者仍愿介绍两种测量方法,尽管该方法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圆弧坐标和直径的测量问题,但作为多年来实践探索的总结,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想必还是有借鉴和参考之处的。 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进行小圆弧坐标和直径的测量过程中,无论圆心坐标还是圆的直径,当其中一个参数为已知条件时,则另一个参数就能够比较满意地通过测量而获得。也就是说,已知圆心坐标求直径,或者已知直径求圆心坐标。然而,现实工件的检测中并非如此,占多数情况的却是圆心坐标和圆的直径都是未知的,只不过我们根据图样要求和实际情况将其中一个加工精度较高的参数当作了已知条件,这就是下面方法之所以能够提出的必要前提条件。 方法1、预置理论圆心坐标测圆弧直径(该方法用于圆心坐标加工精度较高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测量圆弧时,先将圆弧所在平面的参考原点平移到圆弧理论中心上,使之成为新建零件参考系的原点,然后在圆弧上进行若干2D极向量(带测头半径补偿)的采点,测量完毕后将各测得R值计算平均值后乘以2,其结果即视为圆弧实际直径,随后恢复原参考系。 若没有2D极向量测点功能,则可采用PICK(不带测头半径补偿)的测点方式,其R值为原点到测头中心的距离。计算方法与上面相同,只不过结果运算时根据内外圆弧测量还需加上或减去一个测头直径补偿。 方法2、预置理论圆弧直径测圆心坐标(该方法用于圆弧直径加工精度较高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进行内外圆弧测量时,调用测圆功能后须先给定一个理论圆弧直径,然后进行若干采点,系统便自动计算出圆弧的中心坐标。 若没有该测量功能,则可采用下列方法做近似测量,为简化操作和计算,亦可自行编制一个小程序。其操作方法是,在进行该测量时须先以PICK(不带测头半径补偿)的方式在圆弧两端点处各采一点,程序用其连线建立新的零件参考系第2轴,并平移原点至两点中点上。随之程序便以CNC方式过中点进行法向采样,带测头半径补偿的圆弧点坐标便获得了,由于这个点正处在坐标轴线上,所以,通过给定理论圆弧半径便可方便地求出当前坐标系圆弧中心坐标,而圆弧的实际中心坐标只要转换到原坐标系就行了。 测量数据的再处理: 上述两种测量方法对加工精度越高的零件测量效果越好。而需要指出的是,当给定的理论参数与实际偏离较大时,测量效果就显著下降,此时测量结果的置信度必须根据图样给定公差的大小而定。反之,就要对已测量的数据进行再处理。其方法是在图样给定公差范围内适当调整理论圆弧中心位置,看其原测量R值的变化,若两者均在公差范围内就视为合格;另一种方法是在图样给定公差范围内适当调整理论圆弧半径,看其原测量圆弧中心坐标的变化,若两者均在公差范围内就视为合格。
2009-12-09 22:34
回复
取消
提交
这已是我早些时候写的文章了,现在又转发出来,看来大家对此仍感兴趣。不过,我一直在说,这仅仅是一种探索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故仅供参考。
2009-12-09 22:50
回复
取消
提交
说明STRA兄讲的有道理吗。:D
2009-12-10 08:15
回复
取消
提交
说明STRA兄讲的有道理
2009-12-21 10:37
回复
取消
提交
说的很有道理的啊,是否有一样更好的测量方法呢?
2009-12-21 20:29
回复
取消
提交
转发别人的帖子时,最好能够说明出处、原创作者等。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Z
2010-01-06 11:29
回复
取消
提交
路过
2011-04-13 09:40
回复
取消
提交
这个要顶顶
2011-04-23 12:25
回复
取消
提交
顶顶STAR
2011-04-23 12:26
回复
取消
提交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