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 技术论坛 [2013年度论文|应用技巧篇]浅谈提高PC-DMIS测量效率
[2013年度论文|应用技巧篇]浅谈提高PC-DMIS测量效率
2014-08-01 11:07 55 0 5
查看文章:[url=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tools/pdf/2013/浅谈提高PC-DMIS测量效率.pdf]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tools/pdf/2013/浅谈提高PC-DMIS测量效率.pdf[/url] 作者:王昊(wanghao686) 作者单位: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保证部 测量匹配科 [color=silver]论文交流与点评活动 2014年8月1日-15日 活动1:作者在线交流 在沟通中学习更加深刻,请在论文所在贴提交您的问题,与作者在线切磋。 回帖研讨格式: 活动1 - 提问:阅读本文后,我想与作者(XX量友)研讨以下问题: 1/2/3[/color] [color=silver]活动2:文章在线点评 精华需要提取和升华,请将您的点评与推荐提交到具体文章所在贴。 回帖点评格式: 活动2 - 点评:通过本文我收获以下三个知识点: 1/2/3 选项: 推荐本文为年度优秀论文,理由:(需40字以上)[/color] [color=silver]参与活动赢取论文集和更多礼品。[/color]
我要回复

登陆后才能评论

登录
所有回贴(5)
查看文章:[url=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tools/pdf/2013/浅谈提高PC-DMIS测量效率.pdf]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tools/pdf/2013/浅谈提高PC-DMIS测量效率.pdf[/url] 作者:王昊(wanghao686) 作者单位: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保证部 测量匹配科 [color=silver]论文交流与点评活动 2014年8月1日-15日 活动1:作者在线交流 在沟通中学习更加深刻,请在论文所在贴提交您的问题,与作者在线切磋。 回帖研讨格式: 活动1 - 提问:阅读本文后,我想与作者(XX量友)研讨以下问题: 1/2/3[/color] [color=silver]活动2:文章在线点评 精华需要提取和升华,请将您的点评与推荐提交到具体文章所在贴。 回帖点评格式: 活动2 - 点评:通过本文我收获以下三个知识点: 1/2/3 选项: 推荐本文为年度优秀论文,理由:(需40字以上)[/color] [color=silver]参与活动赢取论文集和更多礼品。[/color]
2014-08-01 11:07
回复
取消
提交
提问: 阅读本文后,我想与王昊作者探讨以下问题: 1.相对测量和相关联测量有哪些区别?能否在说明一下 2.还有一种方法是Best fit 建系方法,是我经常用的,所以把这些方法能够更好的综合一下,对测量效率和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 3.我想问一下,你们的白车身检测程序一般的编程步骤?还有就是大概花费多长时间能够完成系统的创建程序?
2014-08-04 11:31
回复
取消
提交
[b]回复 [url=http://bbs.hexagonmetrology.com.cn/showtopic.aspx?topicid=14814&postid=117164#117164]2楼[color=olive]jianwenzhen365[/color]的帖子[/url][/b] 你好, 1、其实相对测量和相关联测量在其本质原理上我认为是相通的,都是引用了一个测量元素的变量,每次测量根据其变化进行测量,但在用处和设置方面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见文章。 2、我们是主机厂,在测量总成、分总成、单件时都有测量支架或者检具,无支架和检具也都是根据测量方案和图纸所以基本上采用的都是3-2-1、或者迭代法建立坐标系,你提到的最佳拟合法对测量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效率应该都是在测量过程中提高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使用其建立坐标系对测量元素的评价准确性确实有很大的提高。 3、白车身脱机编程:准备零件数模、测点跟踪表,脱机编程,在线调试,双臂调试,路径优化,报告制作。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吧,这个具体要看测量元素的数量了。 以上均为本人愚见,如有不妥请指出,另希望以后也能多多交流
2014-08-04 14:02
回复
取消
提交
[b]回复 [url=http://bbs.hexagonmetrology.com.cn/showtopic.aspx?topicid=14814&postid=117164#117164]2楼[color=olive]jianwenzhen365[/color]的帖子[/url][/b] Best Fit 建立坐标系我通常是在零件上测量很多点元素,使这些点元素的理论值和实际值进行拟合和匹配 ,但很少用到,我个人觉着要注意的是: 可以根据这些点位置在零件加工和使用中的精度高低加入匹配零件坐标系的权重。 在用这种方法建立零件坐标系时要注意使这些测量点最大分布在被测零件上,并根据所需权重来调节点密度 主要用于:很难准确找到RPS位置的的复杂曲面的零件。 不知道你经常用这种方法建立坐标系都用于什么零件?能具体介绍下方法吗?
2014-08-04 16:50
回复
取消
提交
文章写得不错。个人觉得编程用时太长,除非一人完成;软件无论是用相对或相关联都不很适用,一旦用于关联的点或孔需要读取新位置(常见现象),后面对其相关联的因焊接变型单件元素将无法修改目标值或读取新位置完成(哪怕用局部坐标系),测量过程反而因过程修改浪费时间。软件中的相对测量其实是一个理想概念,比如一个好的零件组合到总成时没有本身没有变化,形成组合误差时可以利用局部坐标系介入的一种相对测量。
2014-09-24 23:41
回复
取消
提交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电话咨询
400-6580-400

热线电话(工作时间8:30-17:30)

关注我们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